
主题活动

-
定州市委书记、市长张涛督导检查农村疫情防控工作
1月25日,市委书记、市长张涛到息冢镇、邢邑镇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。他指出,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坚持底线思维,科学研判形势,强化风险意识,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控,坚决防止疫情输入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市领导赵建斌、冯金亮、刘力威参加。
“外来人员进村是怎么要求的?”“你们辛苦了,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。”张涛先后来到息冢镇侯家店村、贾村、王宿庄村,邢邑镇南王宿村、西阳暮村疫情防控服务点,看望慰问一线防控人员,仔细查看出入人员登记、值班值守、后勤保障等情况,代表市委、市政府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和诚挚感谢,叮嘱他们要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暖工作,保护好自身安全。
张涛指出,我市南部区域乡镇与石家庄中高风险地区接壤,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,责任重大,任务艰巨。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,克服麻痹思想,配齐人员力量,严把关口、严防死守,严防疫情输入,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负责、守土尽责;要认真落实返乡人员信息登记、健康监测、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,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返定来定人员摸排管控,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,精准掌握底数,全面做好跟踪管理,确保各项管控措施从严落实到位;要强化宣传教育,引导群众非必要尽量居家,减少外出活动,不聚集、不扎堆,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;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,深入走访困难群众,及时了解群众需求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“村民有发烧情况怎么处理?”“要进一步发挥基层‘哨站’的作用,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服务。”在息冢镇侯家店村卫生室,张涛仔细查看村卫生室建设,详细了解村卫生室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。他指出,要完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机制,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,配足医务人员,强化技能培训,不断提升基层卫生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农村基层医疗条件;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,发挥好农村卫生室、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哨点作用,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、有效处置。
01
28
-
定州:让城市增“颜值”提“气质”
在绿树成荫、环境优美的中山公园,晨练的人们或悠闲散步,或运动健身,尽情享受着清爽宜人的环境,享受着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幸福与美好。
“在我的印象中,咱定州的街道是越来越干净了,环境越来越好了。”“经过不断提升,我市不仅城市环境更加优美,而且市民素质越来越高了,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很惬意。”采访中,我市群众纷纷夸赞。
市容市貌是“城市之脸”,是社会文明的“窗口”,更是对外展示的“名片”。近年来,我市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,下大力补短板强弱项,在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提升。
今年以来,我市紧紧围绕“宜居之城”建设,重点从市政设施建设、便民市场建设、市容市貌管理、园林绿化服务等方面,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行动,城市面貌持续改善,受到群众广泛好评。
在兴定路,一辆路面养护车停放在北侧便道上,环卫工人梁永胜操作着一台小巧的机械设备在人行道上作业,高压水枪将平时难以清扫干净的污垢冲走,道路马上光洁如新。
为确保路面持续干净,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每天人车结合,对慢车道及可机扫的人行道进行湿式保洁,对重点区域及主干道的慢车道、人行道、护栏下及道牙边进行冲洗冲刷,认真执行精准洒水作业,达到“以克论净”的深度保洁标准。目前,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8.5%,清扫保洁时间达到18小时,车辆洗扫洒水时间达到24小时,主次干道达到了“双5”管理标准,硬化小巷达到“双10”管理标准。
在环卫精细化管理方面,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护栏下、道牙边、慢车道、人行道以及城乡结合部、背街小巷等保洁难点、盲点,大力开展整治活动,建立和实施常态化考核机制,全面实现“以克论净”“路见本色”。开展城区公厕提升整治活动,对现有公厕进行拉网式排查,督促责任单位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,全面整改提升。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,强化宣传引导,狠抓教育培训,选定试点小区,确定运作模式,对照节点加快推进。对非法小广告采取“夜涂晨清”的方式进行清理,对公交站台、树坑、果皮箱、道路交通护栏等实施精细化管理维护。
在市容秩序综合整治方面,我市加强对占道经营、流动商贩、倚门出摊等经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,严格落实“门前三包”制度。同时加大广场、公园管理力度,严禁打陀螺等噪音扰民、不文明养宠物等行为,规范停车秩序,严禁乱停乱放。对城区内背街小巷实施综合整治,根据道路实际情况,分别铺设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,并对这些背街小巷进行清扫保洁、洒水抑尘作业。
在园林绿化方面,我市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,投入资金9500万元,大力实施京石高铁京港澳高速廊道提升、曲港高速廊道建设、唐河生态河岸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,吸引了26家苗木花卉种植公司、农民合作社、种林大户等参与到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中来,社会投资超过3亿元。同时,将森林城市创建与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,全力推进美丽庭院、村内街道绿化、环村林带建设等村庄整体绿化工作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经完成新造林1.8万亩,占全年任务目标的90%。
10
16
-
文明养犬,做文明人成新时尚
长期以来,遛狗不牵绳、宠物便溺不清理,在市区饲养大型、烈性犬等不文明养犬行为,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的一块“牛皮癣”,困扰着城市管理者,影响着广大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。
为坚决治愈顽疾,补齐创城短板,定州市坚持高站位,把推进文明养犬作为提高城乡文明程度、公民文明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,认真履职、积极作为,下大力在城区集中开展不文明养犬整治行动,加强养犬人管理,引导文明养犬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目前,做文明人,让文明养犬成为新时尚,已成为广大市民的普遍共识和行动。
健全体系,全面开通监督举报渠道。组织协调公安、城管、住建等部门,成立不文明养犬整治工作专班,每日专题调度,形成派出所牵头、多部门联动、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。设立不文明养犬行为监督举报电话,组建专项工作“微信群”,开通网络举报平台,向全市进行公告公示;建立快速处置机制,认真受理群众监督举报电话或反映线索,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力量迅速到达现场,进行快速处理,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,回应社会大众普遍关切。
强化打击,严厉惩处不文明养犬行为。城管部门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,加强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劝导力度,及时清除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宠物粪便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和三个派出所成立专职队伍,配备9辆车,安装抓狗设备,对市区内居民小区、主次街道两侧人行道、广场绿地等公共区域,开展常态化、动态化巡逻巡查,对屡劝不止的不文明养犬行为从重从快查纠,发现流浪犬、恶性犬及时抓捕,集中收养管理。创城期间,共捕捉流浪犬、违规犬87只,处罚处理不文明养犬行为人25人,纠正不文明养犬行为310余次,全市养犬乱象得到有效治理。
强化宣传,积极引导群众文明养犬。一是通过电视、广播、报刊、新媒体、制定宣传海报、悬挂条幅等多种方式,深入社区小区、城市街道、公共场所等广泛宣传文明养犬知识,呼吁养犬人员文明养犬、规范养犬、依法养犬,做文明市民。悬挂“依法养犬、文明养犬”条幅40余条,发放《定州市关于文明养宠物明白纸》50000余份。二是组织开展“大手牵小手”活动,发动全市广大中、小学学生,通过学生教育带动家长文明养犬,在课余时间向中、小学生发放宣传彩页,教授防治狗咬伤技巧、如何合理触摸宠物、做文明的养犬人等知识。三是依托居委会、社区物业管理微信群,发布文明养犬信息、违规养犬法律责任,及时曝光不文明养犬典型案例,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养犬规定、主动参与到文明养犬行动中来。四是在各小区出入口设置文明养犬提示牌100余块,每日遛狗高峰期(早7时之前,晚8时之后)在遛狗密集场所进行宣传广播,提示群众遛狗时必须栓绳,携带清理犬粪用具及时清理粪便,督促市民养成文明养犬良好习惯。
10
16